你的位置:九游怎么免费玩 > 新闻动态 >
5月6日,072大型登陆舰换装远程警戒雷达,南海防空之眼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2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吧!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开主页查看!

南海某军港码头上,服役33年的072-3型峨眉山舰正在进行日常维护。

甲板上的517型雷达天线缓缓转动,这套原本安装在052C驱逐舰上的设备,此刻正为这艘4800吨的老舰提供着300公里范围的空情监控能力。

这种看似违和的组合,恰好折射出中国两栖作战力量迭代的特殊轨迹。

1992年入列的首批072-3型舰,曾是中国海军两栖投送能力的巅峰之作。

4170吨的排水量在当年属于战略级装备,舰尾那块当时罕见的直升机起降平台,让中国两栖舰队首次具备立体投送能力。

直-8重型运输机在甲板升降的画面,在九十年代堪称震撼性场景。

如今这些功能已被075型两栖攻击舰全面超越,但老舰的价值转换仍在继续。

舰体前部原本设计的坦克装卸坡道早已封存,这个细节暴露了装备定位的根本转变。

早期两栖舰强调平面登陆能力的设计逻辑,在立体登陆成为主流的当下已显过时。

不过南海的特殊环境给了老舰新使命,加装的517型雷达系统使其成为移动警戒哨——低至20千瓦的功耗使其能在电力系统未升级的老舰上稳定运行,这个技术特性在2017年改装时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
同一型号雷达在052C/D驱逐舰上承担的是辅助警戒任务,但移植到两栖舰上却成为核心装备。

这种功能转换在装备发展史上并不多见,2019年某次跨军种联合演练中,峨眉山舰凭借其警戒半径优势,成功引导岸基防空力量拦截模拟目标,验证了"老平台+新模块"的可行性。

不过客观来看,其雷达数据处理速度仅相当于新型相控阵系统的1/8,这种代差在实战环境下仍存隐患。

与同属072系列的海洋山舰相比,两舰不同命运极具象征意义。

改装电磁炮的936舰聚焦前沿技术测试,而峨眉山舰侧重实用化改造。

这种分化体现出海军对老旧装备的两种利用思路:要么作为技术试验平台榨取剩余价值,要么改造为特定场景的功能性装备。

前者追求技术突破,后者着眼战力补充。

南海岛礁基础设施的完善正在改变游戏规则。

永暑礁等前沿基地部署的警戒雷达已实现24小时覆盖,这在客观上削弱了改装舰的战术价值。

但台风季节或战损抢修时,移动雷达平台仍具备不可替代性。

2022年"暹芭"台风过境期间,峨眉山舰前出执行的应急警戒任务,恰好证明了这种特殊价值。

站在装备发展角度观察,这型老舰构成了观察中国海军转型的独特样本。

其33年服役期内经历的吨位提升、功能转换、设备更新,完整呈现了从平面登陆到立体投送、从单一功能到体系节点的演变过程。

即便在075型舰已成主力的今天,老舰雷达屏幕上跳动的500个空中目标标识,仍在诉说着装备迭代的复杂逻辑。

老兵不死,072大型登陆舰换装远程警戒雷达,成为南海防空之眼
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
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